查看原文
其他

人最大的谬误是:认为幸福就是无所事事 |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楚尘文化 2021-03-31
9月9日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1828.9.9—1910.11.20)的诞辰。本文节选自他的绝笔之作《生活之路》,集合了他对人性与生活最后的思考与总结。
托尔斯泰曾在《忏悔录》中坦白,他一直活在痛苦中,得时刻提防着自己了结自己的生命。一生中,他的信念被压迫,希望反复地幻灭,迷茫与怀疑永远伴随。即使如此,他仍然将自己对生命的大爱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留下的著作至今照耀着人类。

《生活之路》简洁朴素,直指人心,是走进这位伟大作家精神世界的绝佳路径。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曾评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罗曼·罗兰称《战争与和平》为“我们时代最宏伟的史诗”和“现代的《伊利亚特》”他的作品将对世界的爱和憎恨交织在了一起,将内心似火的朝气与时代融为一体,思索着心中之博爱、人民与信仰等话题。1910年,这个美丽的灵魂终于得到解脱,结束了长达八十二年的生命之战。他的大爱,也挣脱了最后一根枷锁,永远地照耀着全人类。


文 | 托尔斯泰   译 王志耕



1.

真信仰与伪信仰之间的区别在于,持伪信仰的人希望的是:因为他的祭礼和祈祷,上帝要让他得到满足。而持真信仰的人的希望仅仅是一点:学会满足上帝。


2.

为了看到光明的真正的本相,自己必须成为真正的光明。


3.

人更多地为灵魂而生活,就会感到所有的生命离自己更近。


为肉体而生活,则你在其他生命中就是孤独的;为灵魂而生活,你会觉得四海一家。


4.

人的怜悯心越多,越有益于他的灵魂。 



5.

知识,只有当它靠自己努力思考,而不是靠努力记忆而获得的时候,它才可以称之为知识。


6.

在争论中往往忘记了真理,停止争论的是更有头脑的一方。


7.

要么就沉默不语,要讲话就讲比沉默更有用的话。 


8.

只有用别人的眼光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


9.

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度过一生,应当记住,人的一生只存在于当下,在现在的每时每刻都要以最佳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一举一动。 



10.

我们每个人爱真理都胜于爱谎言,但当事关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却常常宁可信谎言,而不信真理,因为谎言可以为我们龌蹉的生活辩解,而真理则揭穿这种生活。


11.

人只有明白了肉体生活的脆弱和不幸,才会明白爱所赋予他的全部幸福。 


要记住,如果你能够做好事,对某个人展示爱心,那么就应当在此刻去做,因为时机转瞬即逝,永不复返。


12.

不要忧虑,不要操劳,不要说:必须考虑我们得吃什么,穿什么。这些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上帝也知道你们的需要。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今天的日子就今天过。你们关心的是听从上帝的意志。你们只要盼着那唯一重要的,其他的自会来到。你们要努力去做的只是听从父的意志。这样就不必为明天忧虑。明天到来时自有明天的忧虑。


13.
只有既不认为自己优于他人,也不认为他人优于自己的时候,人们才会相处得轻松愉快。 

14.
如果你懂得人应该怎样生活,并希望他们过上善的生活,你就会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而在表达的时候,你会尽力让人相信你的话。为了让他们相信并理解你,你应该尽量避免激愤和怒气,而是以平静的善意来转述你的思想。     

有一次穆罕默德和阿里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认为阿里是欺负过他的某个人,就大骂起来。阿里一言不发,忍耐了好长期一段时间,但终于克制不住,与之对骂起来。这时穆罕默德离开他们转身走了。等阿里再追上穆罕默德后,对他说:“你为什么一个人,受这个粗人辱骂?”

“当这个人对你破口大骂,而你一言不发的时候”穆罕默德说,“我看到你身边有十个天使,这些天使都在回击他。但当你开口反过来大骂他的时候,天使们就抛下你了,我也就走了。”  

15.
凡崇拜高尚者的人,骄傲就会从他心中消失,正如火光会在阳光下黯然失色一样。

凡心地纯洁,没有傲气的人,必性情温和,坚定而淳朴,他会把每一个生命都视为自己的伙伴,他爱每一颗灵魂如同爱自己的一样,他对每一个人都抱有同样的温情和爱心。他渴望造善,抛弃虚荣,生活的主宰就存在于这人心中。 


16.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个经受的考验,向另一个更好的永恒世界过渡的场所,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是永恒的世界之一。它美好,快乐,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为了与我们同在的和我们之后仍将生活于其中的人,把它改造得更加美好,更加快乐。

17.

应该注意的不是你的崇拜者人数多少,而是他们的品质如何:不被好人喜爱令人不快,但不被坏人喜爱永远是好事。


18.

水深的河不会因投入一块石头便波涛汹涌,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受到欺侮便勃然大怒,那么他就不是大河,而是小水洼。


19.

孩子比成年人更睿智。小孩不分辨人们的称谓,而是用全副的灵魂去感受人人身上存在的、对他和所有人来说都是同一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这一点,即在他周围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将他与所有世人结合在一起的灵魂,那么这个人就如同活在梦中。只有那在周围每个人身上都看到自我和上帝的人,才会从梦中醒来并拥有真正的生活。  



20.

许多情况下人作恶是出于自己的肉欲,而更多的情况下人作恶是为了得到赞赏,为了世俗的荣誉。


21.

最令人惊异的谬误是认为人的幸福就是无所事事。


22.

人只有在想要得到他无法得到的东西时,才是不幸的;如果他想要得到的是他能够得到的,这时他就是幸福的。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改变: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或者改善自己灵魂的状况。前者不是随时都可以做到的,后者则永远随他自己掌握。


23.

人是爱自己的。


但如果他爱的是自己的肉体,那他就错了,这种爱将使他一无所得,除了痛苦。人只有爱的是自己的灵魂时,这种对自己的爱才是好的。灵魂在所有人身上都是同一的。因此,如果一个人爱自己的灵魂,他也会爱他人的灵魂。



24.

当人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生的时候,生活是艰难的,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确信,为什么而生的问题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知道的,他们甚至还以此自我炫耀。但知道这个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容易的。


生活的含义就在于一点,把灵魂越来越多地从肉体中解放出来,使之与其他生命,与万物的本源相结合。


25.

当你感到苦恼,当你害怕他人,当你的生活发生混乱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让我不再去想那些与我相关的事,我要爱所有与我相逢的人,别的都不想,随它去吧。只要尝试一下这样生活,你会看到,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有条有理,你将无所畏惧,也无所欲求。


26.

应当敬重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可怜的还是可笑的。应当记住,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与我们同一的灵魂。只有当一个人以肉体为生的时候,他才会自认为高于其他所有人。一个人的肉体也许比别人的更强大,更优越,但是如果人以灵魂为生,他就不会自认为高于他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有同一的灵魂。



27.

生活即幸福。



文字节选于《生活之路》,王志耕 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
图片来自Sarolta Ban 作品
编辑 | 阿乔



托尔斯泰之墓


我在俄罗斯见过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


推  荐  书  单


1


战争与和平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草婴 

内容介绍


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为了辉煌与荣耀,在法俄开战的时候,满腔热情地从军出征。但是,事情并不如同他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于一次战役中受了重伤,伤愈后侥幸回到家里时,妻子又不幸难产去世,这给他以巨大的打击,从此他消极处世。在他的好友比埃尔劝导下,他才重拾生活的信心。当俄国卫国战争爆发时,为了民族的尊严,他毅然重返前线。最终为国捐躯,展现了俄国人不屈的民族意志……


2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Anna karenina
译者: 草婴 

内容介绍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


3


《生活之路》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王志耕 

内容介绍


本书是托尔斯泰的绝笔之作,是一位伟大文学家对人生、社会的最后思考和总结。全书分为三十一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问题,包括信仰、灵魂、上帝、爱、不平等、暴力、国家迷信、真、恶、死、幸福等主题。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痛苦并不比幸福拥有更多意义 | 加缪

▲ 我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 蒙田

 ▲ 成为你自己丨尼采

▲ 坐飞机去拉萨,确实有点过快了 | 小说酒馆 011



你对托尔斯泰的印象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
想寻找更多和你一样的人请加入楚尘读者群(ID:ccreader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